漯河市重点新闻外宣网站 首页 新闻中心 漯河外宣 漯河政务 本网服务 关于我们

  

卖 水

 

 出城西门,镇河铁牛处,沿阶而下,走至水边,灌上两桶水,再拾级而上。每天下午5~6点准时挑水的就是我,一日两担。那是1958年我在郾城县第一初级中学(现在的实验中学)读书的时候,学校勤工俭学,我的“项目”是挑沙河水卖。


    挑水虽累,但我很乐意,因为可以走出封闭的学校,呼吸外边鲜活的空气,欣赏优美的大自然。


    我挑着水桶走出西门,站在沙河岸边,真是心旷神怡。看巍峨古城与沙河相依,既是天然屏障,又蕴涵着历史的厚重。河对岸、阡陌、村舍,风景如画。时值深秋,玉米扬缨,谷子秀穗,红薯蔓地,村头红枣抢眼。泡桐、白杨、榆树、柳树傲立两岸,如沙河卫士。顺阶而下,仰视河床陡立,沟沟壑壑,灌木丛丛,细看,还挂着洪水过后留下的遗物。河坡里,芦花初放,偶有野兔出没。看河水,碧水清清,游鱼可数,砂礓可见。水愈深,色愈浓,由浅蓝到深蓝,深潭处竟是墨色了。无风波起,碧波莲漪,斜阳添彩。波面上,光怪陆离,时有水鸭畅游,鸳鸯交颈,渔翁轻舟,帆船依依。览风景,让我心醉神醉,把我从满脑子的几何、化学、方程式里解脱出来。


    沙河水好,附近的居民都吃沙河水。挑担着,携罐者,男女老幼,络绎不绝。让人难忘的是西街卖豆腐的“豆腐王”。老汉50多岁,身高体壮,神清气朗。他姓王,豆腐做得又好,人送外号“豆腐王”。他挑的是一副特大木制水桶,水桶上书黑字“王记”,从你身边走过,散发出磨豆腐人特有的“浆气”。也许是做生意的,深谙和气生财,脸上笑眯眯的,见人打招呼:“吃了?”“挑水?”他认得我,因为吃他的热豆腐。“哟,大学长,你给谁挑水?”当我说我们搞勤工俭学挑沙河水卖,他乐呵呵地笑道:“这可是好生意。沙河水好,满河金,满河银,沙河真是聚宝盆,卖不完的沙河水。”我问他为啥都爱吃沙河水时,他放下水挑,打开了话匣子:“沙河水是圣水、宝水,从西天流下来的,浇地苗旺、人吃体壮。你知道不,沿沙河边的人面润,水色好,嗓子还亮,省里大剧团常沿沙河选演员。这还不说,就说我磨豆腐,沙河水点的豆腐,又嫩又筋,一套能多出二斤豆腐。你不知道,我们西街、大南街、小南街有多少人靠卖豆腐卖粉浆养活一家人呢。”“豆腐王”讲的是实话,我们家乡也产豆腐,我们的豆腐有一股涩味苦味,这里的豆腐没有。“沙河水泡茶才好呢,清淡恋口,你没看卖茶的都挂上‘真正河水’的牌子?”他又讲,同是沙河水,西关的比南关的好。“西关有深潭,深潭通县衙井里。听老人说,西关的鸭子游到县衙井里,从县衙井里掉下去的桶能从西关深潭里漂出。”老汉讲得玄乎,真是对沙河水情有独钟啊!“谁买沙河水,算谁有眼了。”老汉说罢轻挑起水桶,甩开膀子,拾级而上。


    我卖水,不是挑水沿街叫卖,而是学校为我们找的用水户。那时的县城,还没有自来水,城市居民除吃沙河水外,就是井水。我固定的户,在靠西城门北边不远处,独家小院三间瓦房,一间厨房。全家5口人,老人在家看门,两个孙子上学,儿子儿媳都是县里的干部,老家山东。她家有一个油光发亮的酱色水缸,能装两担水。老人家第一次见我就夸沙河水好,甜、恋口。她说她原有结石症,常饮沙河水,没了。又说沙河水润皮肤,她来了5年,肉皮嫩了、光了,白发少了,黑发多了。老人家说她已60多岁,可她没半点老相。


    许是水好,或是花了钱买的缘故,老人家对水特别爱惜。我担水回来,她怕水溅,总帮我小心翼翼地倒进水缸里,生怕浪费一滴。我发现老人家对水还分级管理:饮用水、淘米水、洗手水各有其位。淘菜水洗碗,洗手水涮马桶,然后统统归到她开恳的菜畦里。不知是沙河水好,还是老人家善管理,两畦菜总是鲜嫩嫩的。


    每挑完两担水,老人家送我两个水牌,一个水牌5分钱,两个水牌就1角钱,你别小看这1角钱,能买8个鸡蛋呢。这1角钱我不能中饱私囊,回去交给班干部,统一分配。


    卖水生活仅两个月便结束了,但这两个月,让我和沙河结下了不懈之缘。每当我在书上看到水的文章,就想到沙河水。后来,我目睹了长江、黄河,长江的奔腾、黄河的雄浑,虽让我开了眼界,便我心中装的还是一条沙河,那是我永远的母亲河啊!(乔 聚 坤)

 

 
 

回首页

 
 

Copyright © 2000 - 2003 LUOH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漯河互联网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 漯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