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昌:与书法结缘是人生幸事__新闻频道——漯河网-漯河市委、市政府唯一重点新闻门户网

张凤昌:与书法结缘是人生幸事

来源:漯河日报 时间:2022-07-07 09:23:00 点击: 今日评论:

 
 
    张凤昌在练习书法。
    文/图 记者 杨 旭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7月5日,舞阳县侯集镇马庄村一个农家院内墨香弥漫。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挥毫泼墨,将一副对联写得苍劲有力。
    这位老人名叫张凤昌,今年85岁。痴迷书法的张凤昌已坚持练字20余载,家中墙壁上贴满了他的作品。“我年轻时就喜欢舞文弄墨,经常练字,看见优美的文章也会摘抄下来。退休后练字的兴趣更浓了。”聊起对书法的热爱,张凤昌说:“练习书法可以让人平心静气。我练了这么多年书法还是写不够。能与书法结缘,是人生一大幸事。”
    张凤昌最爱草书。仔细观察他的作品,你会发现上面的字并不拘泥于某种字体,被老人戏称为“自由书”。平时在村里散步时,张凤昌喜欢观察谁家门上贴有手写春联。看见中意的作品他就记在脑海中,回家自己揣摩。“我想集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张凤昌说。
    张凤昌热爱书法,这在马庄村几乎无人不知。经常有村民登门讨要作品,挂在家中以增添文化气息。每逢春节,张凤昌就忙着写春联送给街坊邻里。看到自己的作品深受村民青睐,张凤昌心里有满满的成就感。“书法艺术博大精深,但并不是曲高和寡。我的作品能得到群众的喜爱,是我最开心的事儿。”张凤昌说。
    张凤昌的妻子汤丛婉受丈夫影响,也对书法产生了兴趣。每天张凤昌练字前,汤丛婉都帮他铺纸磨墨。练完后,汤丛婉再将张凤昌满意的作品放在院中晾干。有时,她还会对张凤昌的字提出自己的看法。“看他写得高兴,我也跟着开心。”汤丛婉说。
    除了书法,张凤昌每天都要阅读两三个小时。老人家中堆满报刊,这是他了解世界的窗口之一。“孩子们每周都回家,知道我爱看书就带些最新的杂志、报纸回来。”张凤昌说。
    张凤昌是有着62年党龄的老党员。他生于1936年,少时家境贫寒,生活难以为继,曾跟随母亲四处要饭。新中国成立后,张凤昌担任了村里的财粮员,后又兼任村农业合作社会计。1955年,张凤昌当兵,在部队被推荐到吉林上军校。1961年从军校毕业后,张凤昌被分配到北京一所技工学校当教师,后又到北京军区机关等单位工作。1966年,张凤昌转业回到舞阳,在舞阳县税务局侯集乡(现侯集镇)税务所工作。担任所长的30多年间,他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并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7年,张凤昌退休。有感于一生的坎坷经历,张凤昌产生了创作回忆录的念头,目前已完成约1.5万字。他将回忆录取名为《我走过的路》。据老人介绍,这部回忆录共有四个章节,每个章节由多个故事组成,讲述自己历经磨难的少年时期、十年军旅生涯、转业回乡工作以及退休后的经历。老人的文字质朴,从中折射出时代的沧桑巨变。
    “年龄大了,写得比较慢。但是我一定要完成这部回忆录。”张凤昌说,他之所以创作这部回忆录,既是给自己的人生作个总结,也是想以自身的经历给子女们一些启示。“感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过上了好日子。我希望孩子们多了解父辈曾经走过的路,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发光发热。”
责编:瘦马  
  • 秦保强在调研创文工作时强调 拉高标杆 抓细抓实 以优异成绩 引领建设更有品质更有温度的幸福之城

  • 多向发力激发市场活力 ——我市开展2023年“提振消费信心”消费体察活动侧记

  • “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网上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漯河 探访许慎文化园贾湖遗址

  • 打造“好人之城” 引领文明新风

  • 奋力打造创新之城

  • 1
  • 2
  • 3
  • 4
  • 5

最新 / 新闻

一周 / 新闻排行


主办单位:中共漯河市委宣传部 漯河市互联网新闻中心 承办:漯河市广播电视台  豫ICP备05017908 
Copyright © 2000 - 2012 LUOH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网 版权所有

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