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科技强国建设——致敬科技星空的璀璨群星(上)__新闻频道——漯河网-漯河市委、市政府唯一重点新闻门户网
注册 | 登录 | 积分兑换 | 帮助中心 漯河市民留言板 | 漯河电视台 | 漯河网文艺频道 | 漯河公众论坛 | 漯河网通讯员 | 漯河网摄影频道 | 漯河网 | 新闻 |

筑梦科技强国建设——致敬科技星空的璀璨群星(上)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9-08-06 07:58:00 点击: 今日评论:

  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 题:筑梦科技强国建设——致敬科技星空的璀璨群星(上)
 
  新华社记者张泉、温竞华、岳冉冉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坚守初心、扎根一线,把毕生献给了扶贫攻坚与治病救人;他们矢志科技报国,用行动践行着对自主创新的使命与担当;他们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他们,是全国9100万科技工作者的优秀代表,他们的品质与精神之光,闪耀在神州大地,照亮了科技星空。
 
  创新:助力“中国桥”的时代跨越
 
  1700米一跨过江、世界最大跨度双层公路悬索桥……将于今年9月份竣工的杨泗港长江大桥,是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徐恭义的又一力作。
 
  杨泗港长江大桥悬索桥采用全焊接钢桁梁结构的创新设计、仅用36天完成施工架设,与国际同类桥梁相比节省用钢量10%,主缆承重钢丝采用国际最高强度级别、并首次实现超高品质悬索桥钢丝完全国产……凭借一系列创新设计,杨泗港长江大桥突破多项世界纪录的同时,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经济高速发展、工程技术水平持续提升,我国广袤的土地上,一座座特大桥跨越大江大河,连通着四通八达的经济“动脉”。投身桥梁设计30余年,徐恭义用一次次创造性的设计见证着“中国桥”的时代跨越。
 
  汕头海湾大桥实现我国现代悬索桥“零的突破”,西陵长江大桥首次实现公路一跨过长江,镇江五峰山长江公铁两用大桥首次实现高速铁路一跨过长江……徐恭义主持或参与设计的大桥创造了一系列的技术“突破”。然而,每一次突破的背后都是巨大的挑战,如何攻克难题?唯有创新。
 
  设计一座桥,要考虑很多因素,既要安全实用、耐久美观、经济性好,还要满足航运、规划等多方面要求。“每座桥的设计都经历过费尽心思、冥思苦想的时刻,做梦都在考虑更好的解决方案。”当被问到是否辛苦时,徐恭义说:“这是我们设计师的职业,是工作和专业分内的事。”
 
  “每座桥都像自己的孩子。”徐恭义说,最感到自豪的,莫过于自己设计的桥梁性能表现优良、收获良好口碑。
 
  坚守:用所学专业圆农牧民“致富梦”
 
  他四次放弃提拔升迁的机会,只为育成品质优良的肉牛新品种;他2010年将自己创办的夏南牛科技公司无偿捐献给政府,在他的管理下,现资产已达7000余万元;他辞去党政职务,以腾出更多时间精力用于研发与推广……
 
  他是河南省泌阳县夏南牛研究推广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祁兴磊,他主持育成中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牛新品种——夏南牛,被誉为“夏南牛之父”。
 
  多年前,邻村人家的牛病死了,这是个重大损失,祁兴磊至今记得那家人伤心无助的样子。被深深触动的他,立志要用自己的所学帮助农民养牛致富。这一干,就是38年。
 
  1986年起,祁兴磊科研团队在只有几间破瓦房的羊册镇家畜改良站开始了长达21年的夏南牛培育“长跑”。前期没有通电,他们就点着煤油灯夜里坚持工作;知识匮乏,就努力自学、找专家请教;为培育屠宰率高、抗病性强的品种,他们定期测量上万头牛的数据指标……
 
  夏南牛培育成功后,祁兴磊依旧没有松懈,他全身心投入到夏南牛的推广和配套技术的研发。祁兴磊说,只有同时有了“良种”和“良法”两把“金钥匙”,才能真正实现养殖夏南牛致富。
 
  如今,夏南牛及其冷冻精液已推广到全国27个省区市,数量千万头以上,为越来越多的农民带去致富希望。
 
  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寒牧区,同样有一位坚守畜牧业领域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她是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姬秋梅。
 
  中国牦牛数量2200多万头,占世界90%以上,藏族群众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但在30多年前,西藏牦牛生产研究领域几乎空白。
 
  54岁的姬秋梅自小长在牧区,读完博士后又回到了牧区。“牦牛配种你都管,不害羞吗?”年轻时姬秋梅常听到这样的话,“只要这个工作能让牧民富起来,就没什么害羞的。”
 
  30年来,她带领团队完成了牦牛基因芯片的研发;开展了西藏牦牛遗传资源和多样性研究;创建了适合西藏纯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牦牛育肥模式;主持了牦牛胚胎移植攻关研究……
 
  畜牧业研究苦,尤其在海拔4000米以上。高海拔的长途跋涉,高山缺氧的严酷环境,长期超负荷工作……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由于早期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导致后期病情加重,光手术就动了三次。姬秋梅却说:“能让农牧民腰包鼓起来,能让科技成果走进农牧户家,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奉献: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事业
 
  在肝胆胰外科领域提出3个新理念,创建5项原创手术方式,极大提高中国肝胆胰外科手术治疗水平……从事外科临床、教学和研究工作40余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肝脏外科主任陈孝平院士带领团队突破束缚,打破一个个手术禁区。
 
  陈孝平常说,知识分子只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波澜壮阔的国家和民族事业中,才能让知识发挥更大作用,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注重创新,更注重将他的研究成果融入“呵护人民健康”的事业中。
 
  陈孝平已施行和指导施行各种肝胆胰手术2万多例,含肝癌手术近1万例;他多次带领志愿者团队前往革命老区、偏远地区开展大型公益义诊活动,为危重病人带去“院士级”医疗服务,已为3000多位当地病人进行诊疗,近100例贫困病人免费手术并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他倡导成立的中国肝胆胰专科联盟,为我国不同地区医疗水平同步提高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中国水电技术走向世界的历程中,同样有一位科技工作者多年来为事业默默奉献,无惧无悔。她是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主管国际工程的副总工程师杨海燕。
 
  在“一带一路”沿线及相关国家,国际水电工程前期的设计咨询和工程建设中,经常能看到杨海燕的身影。她外表看着柔弱,却是这些国际大工程的“技术主心骨”。
 
  她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些先进设计理念,攻克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主持、负责设计的多项水电工程关键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杨海燕以精湛的专业技术能力和丰富的工程经验为中国水电技术走向世界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面对国外机构的高薪邀约,杨海燕不为所动,她说:“我的心在中国水电事业上。”
 
  2003年以来,她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国际水电工程一线,最长年份超过300天。16年来,无论是女儿的童年、备战中考的关键时刻、还是高中学习的紧张阶段,她都工作在异国他乡,这给她留下了深深的遗憾,但她无怨无悔。
 
  海外工作充满艰险:在去工地路上,经常遭遇道路塌方和滚石危险;她曾亲眼看见洪水将距离自己1米的人冲走;在非洲原始森林面临野兽、毒蛇、蚊虫等危险……但她无所畏惧。
  • 蒿慧杰在检查医疗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 加强医疗机构疫情防控和医务人员保护关爱 为夺取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全面胜利提供有力保障

  • 我市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驰援武汉 蒿慧杰刘尚进等出席出征仪式

  • 蒿慧杰检查指导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情况时强调 加大力度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因地制宜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

  • 市中心医院市传染病医院隔离病区医护人员实现首次换岗 蒿慧杰刘尚进等出席交接仪式

  • 蒿慧杰在察看疫情防控期间市场供应情况并主持召开市场保供工作汇报会时强调 加强疫情防控 保障市场供应 努力满足人民群众防疫物资和基本生活需要

  • 1
  • 2
  • 3
  • 4
  • 5

最新 / 新闻

一周 / 新闻排行


互联网新闻中心 | 认识我们 | 广告刊例 | 诚聘英才 | 网站动态 | 导航搜索 | 网上投稿 | 举报投拆
主办单位:中共漯河市委宣传部 漯河市互联网新闻中心 承办:漯河市广播电视台  豫ICP备05017908 
Copyright © 2000 - 2012 LUOH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网 版权所有

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