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黄河情】焦作武陟县黄河泥埙——吹响大河精神传承的号角__新闻频道——漯河网-漯河市委、市政府唯一重点新闻门户网

【中国梦•黄河情】焦作武陟县黄河泥埙——吹响大河精神传承的号角

来源: 时间:2020-09-19 11:53:00 点击: 今日评论:

 【环球网报道记者 张燕萍】9月16日上午,“中国梦·黄河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活动走进河南焦作武陟县的嘉应观,在这里感受黄河泥埙的声音。

嘉应观始建于公元1723年,是一处集宫、庙、衙署三体合一的淮黄诸河龙王庙,是黄河流域现存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保存最完整,科学、历史、艺术价值最高的黄河河神庙,蕴含着厚重的黄河文化、沧桑的治水历史,是我国历史上唯一记述治理黄河历史的庙观,被誉为“黄河故宫”、“万里黄河第一观”。

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大约有七千年的历史和文化。据嘉应观景区管理局党组书记翟嵩峰介绍,真正形成乐器是河南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五音孔埙。陶制的埙是古代就流行的乐器之一,属于吹奏鸣响乐器,早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时期,埙的演奏就很盛行,延续至今。

而在嘉应观中,恰有一个黄河泥埙坊,用本地黄河胶泥制作的埙,虽与陶制的埙不同,但却为大家生动讲述着浑厚的黄河故事。

王建吹奏泥埙

“五音孔埙,古人大道至简,就五个孔,九五至尊;对应五行——金木水火土,对应五脏——心肝脾肺肾。”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泥埙代表性传承人王建向记者们介绍。

据悉,独特的黄河泥埙是我国埙乐器家族成员之一,是先民们在黄河岸边劳动时的集结号,后来逐渐演变成吹奏的乐器。翟嵩峰介绍说,制作泥埙的黄河土就来自武陟的黄河胶泥。黄河胶泥经过沉淀之后,非常细腻、筋道,做出来的黄河泥埙音色优美,造型独特。再加上黄河泥埙是纯手工捏制,所以它比一般拉坯机拉的埙音色更加浑厚。

谈到泥埙的制作,王建向大家当场展示:“这个这样做,拿一块泥就像包窝头一样把它包出来”。简单的捏制之后,进行试音,再用专门的工具为它调音,如此反复才能达到较好的音准。调好音之后,他为大家即兴吹奏一曲《沧海一声笑》,“很神奇,简单的制作,就可以吹出这样的音乐”,言语中透露着对泥埙深深的喜爱之情。

据悉,王建深耕于黄河泥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潜心研究将近三十年时间,不断地创新、推广黄河泥埙文化。黄河泥埙,已经成为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王建展示制作泥埙

了解了泥埙的制作,在嘉应观黄河泥埙坊研学的当地小朋友们为大家吹奏起了经典歌曲《茉莉花》,不同于以往大家熟知的《茉莉花》那样明快轻盈,泥埙吹奏的声音更加厚重悠长。

小朋友们吹奏泥埙

黄河泥埙,埙乐苍远、雄沉、浑厚、催人奋进,具有丰富的黄河文化内涵。从研究泥埙近三十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建,到学习泥埙的小朋友,黄河的精神与文化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传承,成为武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 蒿慧杰在进代表联络站开展联系人民群众活动时强调 更好发挥人大代表联络机构功能作用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彰显人大代表责任担当展示人大代表良好形象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 蒿慧杰在调研教育工作并看望慰问教师时强调 慎终如始抓好秋冬季疫情防控 扎实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 紧盯第一要务 坚定主攻方向 注重统筹推进 强化支撑保障 推动各项重点工作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实现新突破为全省发展大局增添新彩浓彩

  • 蒿慧杰调研创文工作时强调 拿出冲刺劲头 加快工程建设 强化精细管理 快马加鞭争分夺秒解决突出问题提升工作成效

  • 蒿慧杰带队在长三角地区招商时强调 加大开放招商力度 加速产业扩量提质 以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 1
  • 2
  • 3
  • 4
  • 5

最新 / 新闻

一周 / 新闻排行


互联网新闻中心 | 认识我们 | 广告刊例 | 诚聘英才 | 网站动态 | 导航搜索 | 网上投稿 | 举报投拆
主办单位:中共漯河市委宣传部 漯河市互联网新闻中心 承办:漯河市广播电视台  豫ICP备05017908 
Copyright © 2000 - 2012 LUOH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网 版权所有

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