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幄如云,榴花半吐,又是一年端午至。
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佩香囊……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背后,寄托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抚今追昔,古人今人都将这种美好愿景和家国情怀落笔成文,藏于诗词佳作当中,化作记忆,加以传承。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有避邪驱瘟之意。苏轼《浣溪沙·端午》写道:“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人们以五彩丝线系手臂,名之为长命缕;胸前佩挂符箓,以避灾邪。如今,随着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富足起来,恶月恶日已经离我们远去,纪念先人们爱国忠义的高尚情操,成为新时代的主流。
万里江山,屈原精神代代流传。千百年来,端午二字已成为传承、弘扬、激发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的载体,是有着符号意义的“根”。
唐代文秀的《端午》中写道:“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首《端午》诗,表达了诗人在端午节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更是对昏君奸臣的憎恨和鞭挞。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北宋张耒的诗,短短数言,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苦凄情和对屈原的思念。
文人墨客通过诗词悼念屈原,在家国情怀中积蓄前行的力量,感受中华民族传统风骨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思考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与创新。
江河湖海,龙舟竞渡勇往争先。作为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龙舟竞渡的场面在诗词中更是蔚为壮观,端午赛龙舟已经化作一种奋勇争先的精神图腾。
唐代诗人张建封曾写过一首著名的《竞渡歌》:“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作品充分反映了端午节龙舟比赛的壮观场面。
时光在变,人们过节的方式也在悄然改变。但是,节日的背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没有变,人们对团结协作、努力奋斗的精神追求没有变,人们对爱国情怀的坚守没有变。
奋进在新时代的亿万中国人民,在继承、发扬端午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将传统节日化作最美丽的文化符号,通过纸笔氤氲出他们心中美好的“筑梦”画卷。
据《光明日报》
责编:瘦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