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将至,市民在街头选购香包。
文/图 记者 于文博
6月3日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端午习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那么,漯河有哪些端午习俗呢?
端午节美食
“过端午一定要吃粽子。咱们漯河人包的粽子,从形状上看有三个角的,也有四个角的。”家住海河小区、今年65岁的王阿姨说,虽然现在市场上的粽子多种多样,但总觉得还是自己包的好吃。每到端午节前夕,她都要到市场上挑选粽叶、糯米和蜜枣等,然后自己动手包粽子。“端午节一大早就开始煮粽子,满屋飘香。看到家人吃得欢,自己也很开心,感觉这样才有过节的味道。”
除了粽子,漯河的端午习俗还有吃大蒜、煮鸡蛋。“听老一辈人说,端午节吃大蒜可以避邪驱瘟。”家住市区泰山路、今天75岁的市民李大爷告诉记者,他小时候,端午节清晨,每家都要把大蒜放在灶膛里烧熟给孩子吃,据说孩子吃了烧大蒜夏天不拉肚子。也有人说,端午节这天,将鸡蛋煮熟后放在孩子肚皮上滚几下,剥掉蛋壳让孩子吃下,孩子一个夏天不会肚疼。
关于端午节吃鸡蛋的习俗民间有很多说法。因为鸡蛋像心形,民间认为吃了鸡蛋就能让人心情更好、更有精神。
“我小时候,端午节煮粽子时锅里会同时煮鸡蛋,也可以煮鹅蛋和鸭蛋。鸡蛋蘸盐吃俗称‘压顶’,吃了夏天身上不生疮。而鹅蛋和鸭蛋煮好后放在阳光下晒一会儿再吃,夏天不头痛。我们漯河还有立鸡蛋的习俗。老一辈人认为,端午节把鸡蛋大头朝下立在桌面上,能求得一年的好运。”家住黄山路的陈大娘说。
挂艾草戴香包
“端午节门上挂艾草有很多讲究,有‘两不挂’的说法。一是不挂被太阳暴晒后的艾草。据说艾草被太阳暴晒后药性会降低,所以要挂新鲜的艾草。端午节这天,人们天未亮就去采摘艾草。二是不挂不完整、矮小的艾草。因为艾草要挂在门口,人们会挑选粗壮好看的艾草,一般不挂植株不完整、矮小的艾草。”今年63岁的市民程大爷说。
今年75岁的张凤兰老人对端午印象最深的就是制作“五毒鞋”。五毒鞋以绿缎子为鞋面,鞋头处绣“五毒”之一的蛤蟆形象,鞋帮处绣上另外四种毒虫,即蜈蚣、蛇、蝎子、壁虎。端午节这天,家中孩子起床后穿上五毒鞋,戴上黄色肚兜,脖子上佩戴香包或五毒葫芦,手上系五彩绳,以避瘟气、驱毒虫,祛灾防病。逢其他节日或孩子身体不适,也可以穿上五毒鞋,能避邪挡灾。
日出前洗“端午澡”
“30年前,在漯河,端午节当天,天不亮就有许多人结伴去沙河里洗头、洗脸。水性好的小伙子在河里游泳嬉戏。太阳升起的时候,大家甩着发梢上的水珠结伴回家,沿路在河堤上采几株艾草挂在门上,便完成了端午节的仪式。”网友“老顽童”在一篇文章中追忆童年的端午节。
在漯河的端午习俗中,最独特的应是端午这天日出前到河里洗“端午澡”。“小时候听奶奶说,端午节的头天夜里,月亮上的月奶奶把她捣了一年的仙药全都撒到人间的溪流、河水里了。”今年35岁的市民郭擎告诉记者,据说端午节当天的河水有‘奇效’,在日出前用河水擦洗身体可以祛病消灾、强身健体,用河水擦洗眼睛可以明目醒脑。
洗“端午澡”这一习俗至今人们依然保留着。每年端午一大早,就有不少市民来到沙澧河岸边,用水桶或盆从河里提水,洗头、洗脸、擦洗身体。
相关链接
端午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是集拜神祭祖、祈福避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节日。
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责编:瘦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