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大棚里整枝打杈。记者 孙 震 摄
记者 孙 震
通讯员 孟令凯
4月2日,记者走进召陵区明明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番茄温室大棚,浓郁的果香萦绕鼻尖,一个个水果番茄形态均匀、色泽鲜亮、个头饱满,挂满了枝头。工人穿梭于藤架间,采摘、整枝打杈。
“这座大棚种的是水果番茄,有红色、黄色等。其余6座大棚种的是普罗旺斯大番茄。”合作社负责人曹明明边介绍,边为番茄整枝。
28岁的曹明明大学毕业后,看到水果和蔬菜种植的商机,开始自主创业。去年,曹明明投资600万元成立了合作社,在万金镇余营新村建起水果大棚、蔬菜大棚20座。
“今年是我第一次种番茄。咱们这儿光照、土质等条件都很好,番茄种植很成功,病虫害少,畸形果少。”看着一个个成熟的小番茄,曹明明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曹明明介绍,红色的小番茄皮薄肉厚,汁水香甜;黄色的小番茄果香浓郁;迷彩小番茄饱满多汁,富含花青素。这些小番茄一上市便深受消费者喜爱。
“今年小番茄的零售价是每斤15元,是普通番茄价格的两到三倍。普罗旺斯大番茄再等一周时间就可以上市。这7座大棚的番茄采摘期将持续到5月。”曹明明说,近期,市区一些精品生鲜超市陆续下单采购小番茄,工人正抓紧时间采摘、包装、配送。
除了种植、销售番茄,曹明明还推出了小番茄观光、采摘项目。“我听说这里有多种颜色的水果小番茄,就趁周末带孩子过来采摘,孩子很喜欢。”市民张冬丽说。
“大棚番茄采摘完,还能接着种辣椒或者黄瓜等,一年下来收益还算可观。”曹明明说,合作社为附近村民提供了多个就业岗位。“我在这里工作,方便照顾孩子,一天工资70元,一年四季有活儿干。”余营新村村民余华庭说。
“现在每天前来采摘的人比较多,加上商超订单式采购,一天下来能收入1000多块钱。”曹明明说,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来年,她打算推广番茄种植技术,带动村里及周边有想法的农民加入种植队伍,不断扩大种植规模、提升番茄品质,大力发展“旅游+农业”,努力将其发展成万金镇的特色种植产业。
责编:瘦马 编审:陈向党 终审:汪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