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集村: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__新闻频道——漯河网-漯河市委、市政府唯一重点新闻门户网

袁集村: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来源:漯河日报 时间:2023-10-25 08:50:00 点击: 今日评论:

 
 
10月12日,保和乡瑞兴葡萄产业园,一串串果粒饱满的阳光玫瑰煞是喜人。
    记者 杨东辉 摄
    记者 张炜扬 陈全义 姚晓晓
    金秋时节,天高云淡,风清气爽。10月12日,记者走进舞阳县保和乡袁集村,只见村内道路干净平整,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艺术墙绘充满田园风情,古建长廊端庄典雅,一条弯弯曲曲的水系穿村而过,流水淙淙,小石桥横架其上,让人仿佛置身江南小镇,一幅和美乡村新画卷徐徐展开……
    “村里的环境美,村民的日子过得好,就是实实在在的幸福!”村民周留成开心地说。
    “五星”支部创建引领和美乡村建设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
    “以前俺村道路坑洼不平,荒坑内垃圾成堆。现在,十里八村的村民谁不说俺袁集环境好。”村党支部书记周尽中提起村里的变化满脸自豪。
    乡村是农民生活的家园,基础设施不仅直接展示了乡村风貌,还关乎农民的生活品质。2018年下半年,袁集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花大力气对村容村貌进行整治。
    为推动“五星”支部创建与和美乡村建设深度融合,保和乡按照“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根管子连到底、一把扫帚扫到底”的实施方案,聚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短板,围绕安全饮水、厕所革命、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完善等,不断加大资金投入、谋划各类项目,推动袁集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我们积极向上级争取各项资金,通过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将村内的道路、荒坑、荒宅等进行改造,在村民家门口建起了小花园、小游园,让村民茶余饭后能够在小花园里聊天散步、在广场上休闲健身。”周尽中谈起村内的改造情况如数家珍。
    如今的袁集村,不仅“绘”出了新面貌,还为乡亲们留住了乡愁:一条条平坦整洁的水泥路连通家家户户,村民家门口种植着花花草草,内容丰富的文化墙展示着文明新风尚,村里广场、游园、亭台、花坛相映成趣……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保持村里的环境卫生,袁集村不仅有专人负责保洁,还制订了一套规章制度。特别是“五星”支部创建成功以来,在村里党员干部的引领下,村民也纷纷自发拿着工具铲除道路两边的杂草、清扫落叶,积极清扫卫生死角,为村里的环境卫生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五星”支部村星光熠熠,群众的生活幸福感满满。
    袁集村通过“五星”支部创建,把道路建设、绿化美化亮化等环境整治内容纳入观摩评比范围,让村里的干部群众干有标准、比有标尺,积极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五星”支部创建以来,袁集村新修、硬化道路近6.5公里,改造污水管网3.6公里,拆除各类违法建筑13处,改造户厕162户,建设污水处理厂1座,建成游园1个,新植绿化树木1000余棵。同时,村里还对户外墙体进行艺术加工,建设宜居美丽家园,推动乡村治理见实效。
    “‘五星’支部创建激发了村‘两委’的干劲,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里文旅产业不断壮大,基层治理有序高效,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周尽中说,“绿成荫、花飘香、路平坦、枝果挂、农村不比城市差,民风朴、古文化、新修渠、水声哗、秀美袁集是我家……”这首当地村民传唱的歌谣,正是如今袁集村的生动写照。
    文旅融合赋能和美乡村建设
    乡村不仅要“塑形”,还要“铸魂”;不仅要富口袋,还要富“脑袋”。
    在袁集村农耕博物馆,从贾湖的历次考古成果到耕犁、耧车、桑叉、独轮车等数百件农耕实物,一个个老物件呈现在记者眼前。
    “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对这些老物件都很熟悉。我已经来过好多次了,每次路过这个博物馆,都忍不住进来转转。”正在农耕博物馆参观的一名游客说,他和土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如今虽然生活在城市,但仍对农具如数家珍,“这是播种用的农具。一个人在前边拉,后面有人扶把,种子从中间这个漏斗出来……”
    保和乡党委书记康岸毅告诉记者,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传统农耕器具逐渐淡出人们视野。为了帮乡亲留住乡愁,同时将乡村的变化记录下来,2021年,袁集村建立了袁集农耕博物馆。
    “农耕博物馆的主题是中原农耕文化。这里是舞阳县的研学基地之一。现在很多孩子没有接触过农活儿,通过农耕博物馆可以对农耕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康岸毅说,农耕记忆或是一段老故事,或是一件老物件。
    在袁集村文化广场两侧长廊内,不少村民三三两两坐在一起聊天,还有一对新人在拍摄照片。广场中间,大大的舞台格外显眼。
    “为了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村还成立了专门的剧团。”袁集村驻村第一书记臧旭东说。
    为深入实施文化振兴行动,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样板,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文化环境,今年5月,经多方努力,袁集村成立了袁集艺苑春剧团,每月初六、十六、二十六这三天进行演出。
    今年50岁的杨桂枝是袁集艺苑春剧团的负责人。她平时喜欢唱戏,听说村里要成立剧团,就第一个报名参加。“这一切得益于党的好政策。村里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条件,让俺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演出,我感觉既快乐又充实。”杨桂枝说,现在剧团有二十多人,主要演豫剧和曲剧两个剧种。
    “每次俺村有戏,广场上的群众都密密麻麻。十里八村的群众都来俺村看戏,一些商贩也来俺村做生意。”周尽中说。
    随着剧团不断发展,表演内容也越来越接地气,一批贴近村民生活、抨击社会不良风气、宣传国家政策法规的剧目被不断推出。“我们要让村民在看戏的过程中了解国家政策、学习法律知识,用戏剧展现乡村新风貌。”臧旭东说,《老两口的心愿》《打麻将》等反映村民生活、具有浓浓乡土气息的自编剧目被搬上舞台,深受村民好评。
    就是这样一群农忙时种地、农闲时演戏的村民,用行动诠释了对戏曲的热爱,用戏曲谱写了一曲曲乡村新风貌赞歌。小小的剧团正成为乡村振兴与致富路上的新力量。
    文化孕育产业,产业赋能文化。
    漫步村内,记者不时看到一些汉服爱好者在拍照打卡。
    “穿上汉服,再来一个温柔甜美的花瓣妆,真美!今天在袁集村体验到汉服之美,真是意外之喜。”在袁集村汉服文化交流中心,不时有游客发出赞叹。
    今年8月,袁集村汉服文化交流中心正式开放。游客可以试穿各式各样的汉服,服务人员会为大家搭配相应的发饰等。
    “汉服文化交流中心为广大汉服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文化体验、时尚展示的窗口和平台,让更多人了解汉服、穿汉服、喜爱汉服,对推广汉服文化、培育汉服产业起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袁集村汉服文化交流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袁集村顺应时代潮流,积极以党建引领和美乡村建设,打造汉服文化交流中心,让大家在体验汉服文化的同时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乡村振兴软实力,进一步推动和美乡村建设。
    选土、沉泥、素烧、釉烧……在袁集村汝瓷文化体验馆,游客可以了解宋代官窑烧制汝瓷的精细流程。来此研学的学生还可以体验制作汝瓷,感受汝瓷文化魅力。
    “在汝瓷文化体验馆,游客可以了解天青色、粉青色等古籍中记载的汝瓷名色和玛瑙入釉等汝瓷烧制技艺,还可以体验汝瓷文化的韵味和神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到周末,汝瓷文化体验馆的游客络绎不绝。这既是对文化的传承,又是文化的发展。
    产业兴旺助推和美乡村建设
    要想生活好,产业离不了。
    记者走进袁集村保和乡瑞兴葡萄产业园,看到一串串饱满的阳光玫瑰挂在枝头,煞是喜人。
    “俺村的葡萄很有名,特别甜。”周尽中告诉记者,保和乡瑞兴葡萄产业园始建于2016年,占地350余亩,种植阳光玫瑰、醉金香、蓝宝石等有机葡萄品种十余种,采取“龙头企业+村级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农户”两种发展模式,逐渐成为集绿色种植、生态观光、采摘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年收入800多万元。
    “我们采取订单化种植模式,今年累计种植优质阳光玫瑰葡萄170余亩,亩产6000斤以上,每亩平均毛利润超过3万元。”葡萄产业园负责人盛鹏介绍说,为打开市场、确保收益,在葡萄挂果初期,他就和广东百果园等企业签订了收购协议。葡萄成熟后供不应求,收购商直接安排人员入园收购。
    “葡萄产业园就在家门口。我在园里工作每个月有2000多块钱收入,不耽误家里农活,感觉很满意。”在葡萄产业园务工的袁集村村民袁光辉说。
    产业园快速发展,不仅带动了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还为周边村民提供了5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村民累计种植葡萄2000余亩。
    “近年来,保和乡以产业兴旺为出发点,通过多领域、多角度的探索,为群众提供技术、销路,推动优势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康岸毅介绍。红色玫瑰产业、辣椒产业和紫色葡萄产业、黄色菊花产业、绿色烟叶产业、褐色香菇产业……行走在舞阳县保和乡,一幅多彩的产业画卷在记者眼前徐徐展开。
    袁集村与河南郑百园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对村庄牌坊、房屋、道路、坑塘等统一设计、建设,建成袁家宴美食园、农耕博物馆、农民画传承基地和乡村戏楼、综合活动广场等。村民通过租赁、务工、经营、入股等方式,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其中,古色古香的袁家宴格外引人注目。袁家宴占地面积约2200平方米,可同时接待游客500余人,总投资600万元左右,为周边群众提供50多个就业岗位,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上。袁家宴承接会议、培训、婚庆等大型活动,以牛头宴为主菜,汇集舞阳名菜,招待四方来客。
    “这里不光有舞阳名吃胡辣汤、杠子馍、热豆腐等,还有周边的特色名吃,如叶县饸络面、羊杂汤和繁城牛肉、郑州烩面等。在这里,大家可以一站式‘吃遍河南’。”周尽中说,2022年底,袁集村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后,将餐饮、民宿等项目交给专业的文旅企业运营,打造集农耕体验、研学教育、节庆美食、文化休闲、农民画传承于一体的精品乡村文旅村。这也为产业兴旺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粉墙黛瓦、竹影摇曳,离村室几步之遥的“咱家院子”吸引了不少游客。“这个院子保留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老房子的外观,院内、屋内装修格外用心,游客住起来非常舒适。”周尽中说,“咱家院子”是村里利用荒宅打造的精品民宿。目前,袁集村通过租赁等方式盘活了42处荒宅,打造了4处精品民宿。下一步,该村将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基础上将其改造成各具特色的精品民宿。
    2022年,袁集村与贾湖文化、沙河湿地、盐泉康养、盐都古镇等项目被列入舞阳县“一点四联”发展规划。该项目可辐射南阳、平顶山、漯河、许昌、郑州等城市,“2小时经济圈”覆盖2000多万人,周末经济具有明显优势。袁集村紧邻漯叶公路,330省道穿村而过,距宁洛高速、兰南高速仅20分钟车程。平漯周高铁项目完工后,袁集村距高铁约15分钟路程。
    目前,通过县、乡、村多元化投资,袁集村占地300多亩的葡萄产业园效益良好,占地200亩的国防教育研学基地培训学员8000多人次,占地2万平方米的樱花主题游园对外开放,网红主播不请自来。从去年腊月廿一到今年正月十五,袁集村的灯光游园和年会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仅大年初一,袁集村就接待了3万名游客。今年“五一”假期,袁集村举办了航天科技展、美食节和电竞节,每天有数千人参加,非常热闹。
    袁集村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以村带乡、以公司带农户,持续扩大农产品销售品牌效应,通过平台共享、品牌共享实现“富一村、带一片”。
    “目前,袁集村与企业合作,通过场地租赁、土地流转、参与经营、入股分红等模式,每年可实现集体经济收入35万元以上。2022年,袁集村党支部被评为省级‘五星’党支部。如今的袁集村产业兴、生态美、乡风淳、百姓富、支部强,是远近闻名的乡村振兴示范村,成了网红打卡地。”康岸毅说。
    编者按: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关精神,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市“创建‘五星’支部引领和美乡村建设”的有关部署,漯河日报社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乡村开展调查研究,围绕乡村“五大振兴”,调研和美乡村建设推进情况。即日起,本报开设《和美乡村调研行》专栏,陆续刊发有关报道。
责编:瘦马 编审:陈向党  终审:汪中东
 
  • 市第九届运动会、第七届职工运动会、 市直机关运动会暨全民健身大会隆重开幕 秦保强宣布开幕 贾宏宇李思杰王克俊等出席

  • 漯河市文旅文创发展大会召开

  • 投入资金千余万元,推广应用二十余万亩—— 夏玉米密植高产高质“漯河模式”初步形成

  • 秦保强调研重大民生项目推进情况时强调高起点规划 高水平建设全力打造温暖可及的民心工程

  • 逐梦大湾区 沙澧向未来 ——我市在大湾区开展“双招双推”系列活动综述

  • 1
  • 2
  • 3
  • 4
  • 5

最新 / 新闻

一周 / 新闻排行



主办单位:中共漯河市委宣传部 漯河市互联网新闻中心 承办:漯河市广播电视台  豫ICP备05017908 
Copyright © 2000 - 2012 LUOH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网 版权所有

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117号